RELATEED CONSULTING
相关咨询
选择下列服务马上在线沟通
服务时间:9:00-18:30
你可能遇到了下面的问题
关闭右侧工具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团队展示 > 节日营销不再“内卷”:如何策划一场有记忆点的品牌活动?
节日营销不再“内卷”:如何策划一场有记忆点的品牌活动?

近年来,节日营销已成为品牌争夺用户注意力的必争之地。然而,当各大品牌在同一节点抛出打折促销、满减优惠等同质化内容时,消费者早已审美疲劳。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,2024年国庆期间,仅有12%的促销活动能让用户记住品牌名称,而单纯依赖价格战的活动转化率较三年前下降了37%。在“内卷”加剧的市场环境下,品牌需要跳出流量思维,通过情感共鸣、场景创新与价值传递,打造真正有记忆点的节日营销活动。

 

一、从“流量收割”到“情感共鸣”:重构节日营销逻辑

节日的本质是情感的聚合场。传统节日营销往往聚焦“卖货”,而成功的案例早已证明:用户对品牌的记忆,始于情绪,终于价值。2023年中秋,某新消费品牌推出“一封家书”主题活动,用户上传与家人的老照片即可生成定制化电子家书,并同步触发线下快闪店的照片打印服务。活动上线72小时内,UGC内容曝光量突破2000万次,带动品牌搜索指数环比增长215%,且用户留存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.3倍。

核心策略

1.  绑定节日文化符号:挖掘春节“团圆”、端午“安康”等传统内涵,或结合“520”“双11”等现代节日的情感需求,让品牌成为用户表达情绪的载体。

2.  设计低门槛参与机制:通过H5互动、短视频挑战等轻量化形式,降低用户创作成本,例如某茶饮品牌在七夕发起“手写情话换买一赠一”活动,单日新增会员超10万人。

3.  沉淀可感知的品牌温度:避免过度商业化,用真实故事引发共鸣。如某母婴品牌在母亲节采访100位职场妈妈,剪辑成纪录片投放朋友圈,视频完播率达68%,远超行业平均的35%。

 

二、从“单一触点”到“场景渗透”: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

当线上流量成本攀升,线下场景的体验价值重新凸显。节日营销需要打破“线上种草-线下转化”的单一链路,通过多场景联动让用户深度参与。2024年春节,某汽车品牌在全国10个城市商圈打造“时光车站”快闪店:用户扫码领取“车票”,依次体验“童年游戏厅”“90年代街景”等复刻场景,最终凭车票兑换试驾资格。活动期间,线下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180%,试驾转化率提升至32%,且社交媒体自发传播占比达76%。

落地路径

 线上线下双向引流:线上发布活动预告时,隐藏线下场景的关键信息,引导用户实地探索;线下设置打卡点,用户分享内容可解锁线上专属福利。

 结合空间美学与品牌调性:快闪店设计需传递品牌核心价值,如科技品牌可打造未来感装置,国风品牌则融入水墨画、榫卯等元素,强化用户视觉记忆。

 嵌入“体验-转化”闭环:在场景中自然植入产品体验环节,例如美妆品牌在圣诞快闪店设置“妆容定制”区,用户体验后可直接线上下单同款产品。

 image.png

三、从“短期促销”到“长期价值”:让节日IP成为品牌资产

节日营销的最高级形态是打造专属品牌IP,将单次活动转化为可复用的长期记忆符号。例如“618”“双11”已从电商促销日演变为全民消费符号,而某咖啡品牌自创的“地球日不喝咖啡日”,通过鼓励用户用咖啡杯兑换植物种子,连续举办5年后,“环保”成为其核心品牌标签之一,用户品牌联想度提升至82%。

IP化操作指南

1.  确立独特主题与视觉符号:设计专属Logo、Slogan及色彩体系,例如某运动品牌将“321跑步节”的视觉锤定为“奔跑的箭头”,连续三年统一传播,品牌识别度提升40%。

2.  构建持续性内容矩阵:每年围绕同一主题迭代活动形式,如第一年做城市跑,第二年推出联名跑鞋,第三年发起公益捐赠,让用户形成“节日=品牌活动”的条件反射。

3.  联动跨界资源放大声量:与文化机构、KOL或异业品牌合作,例如故宫博物院与美妆品牌联名推出中秋礼盒,将传统文化IP转化为商业价值,礼盒上线即售罄,溢价率达300%。

 

四、数据驱动的效果保障:精准评估与迭代优化

节日营销的“记忆点”并非偶然,需通过数据监测与快速迭代实现效果最大化。某家电品牌在2024年“315”活动中,通过A/B测试发现:主打“品质承诺”的广告素材点击率比“促销信息”高52%,遂实时调整投放策略,最终活动ROI提升至1:4.8。

关键指标体系

 传播力:曝光量、互动率、UGC内容量,重点关注用户自发分享占比;

 转化力:新增用户数、客单价、复购率,区分短期销量提升与长期用户沉淀;

 品牌力:搜索指数、社交平台情感倾向、媒体报道调性,避免为流量牺牲品牌口碑。

 

结语:让节日营销成为品牌的“记忆锚点”

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用户记住一个品牌往往只需一个“高光时刻”。节日营销的终极目标,不是追求短期销量峰值,而是通过情感共鸣、场景体验与IP沉淀,让品牌与特定节日形成强绑定,成为用户心中“想到XX节,就想到XX品牌”的条件反射。

未来,只有跳出“内卷”的价格战,回归用户价值本身,才能让每一场节日活动都成为品牌资产的“增长引擎”。


(本文参考ai大数据制作,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仅供参考)

招商哥14年实力,持续为您提供“融商、招商、扶商”入企定制落地服务!欢迎通过官网联系我们!


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:http://https://www.8mmm.cn/huzhou/industry/2641.html

立即留言预约